阿信牛肉博愛店

阿信牛肉博愛店-外觀
阿信牛肉博愛店-外觀

嘉義地區因為地緣緊鄰台南的關係,溫體牛在嘉義也是很有市場的美食之一(東市場的王家牛雜湯早已是知名的排隊美食),也有著不少標榜販售溫體牛的店家,無論是火鍋或熱炒在肉質的鮮度或餐食的美味度,也都不比台南的牛肉店遜色。

阿信牛肉博愛店-特色招牌
阿信牛肉博愛店-特色招牌

這家「阿信牛肉」在嘉義有兩家店面,分別是門面比較大氣,用餐環境與裝潢比較新穎的新生店;以及相對簡單低調的博愛店。兩者菜單菜色基本沒有差異,價格也一樣,要在何處用餐端看個人方便。

阿信牛肉博愛店-店內菜單
阿信牛肉博愛店-店內菜單

因為此次用餐人數不多,鍋類涮肉份量大就先不考慮,簡單點了兩道比較有特色的熱炒和炒青菜,外加一碗牛雜湯,搭配碗白飯,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阿信牛肉博愛店-酸菜牛肉
阿信牛肉博愛店-酸菜牛肉
阿信牛肉博愛店-酸菜牛肉-特寫
阿信牛肉博愛店-酸菜牛肉-特寫

“酸菜牛肉”店家建議炒辣更美味(聽專業的就對了),醃漬的酸菜是使用有脆度的菜梗部份,酸菜清洗至帶有微酸而不過鹹的程度,與鮮嫩的溫體牛肉片爆炒後香氣四溢,入口前先聞到的是加熱後舒服的酸味,入口時先是嚐到些許甜味,緊接著醬油的鹹香與酸菜的微酸以及辣椒的辣也在嘴裡迸發,甜鹹酸辣俱全,套句香港人的用法就是相當的“惹味”,實為佐酒下飯兩相宜之良伴。

阿信牛肉博愛店-蒜香牛肉
阿信牛肉博愛店-蒜香牛肉
阿信牛肉博愛店-蒜香牛肉-特寫
阿信牛肉博愛店-蒜香牛肉-特寫

“蒜香牛肉”說是蒜香,實則是分三個層次依序料理,最底層鋪墊的是冰鎮過的生洋蔥絲,中間則是份量足的生蒜片與牛肉一同大火快炒至斷生的狀態,最後再佐以現炒的蔥鹽增香提味。由生洋蔥與蒜片和蔥花三者搭配組合成三位一體的無敵型態,有別於以往炒牛肉的香氣與口感,吃這道菜記得在夾牛肉的同時,要混著洋蔥、蒜片以及蔥花一起食用,才算吃出菜的精髓。當然,不喜辛香料滋味的饕客,自然也就無視跳過先🤣。

阿信牛肉博愛店-牛雜湯-沾醬加辣
阿信牛肉博愛店-牛雜湯-沾醬加辣
阿信牛肉博愛店-牛雜湯
阿信牛肉博愛店-牛雜湯
阿信牛肉博愛店-牛雜-特寫
阿信牛肉博愛店-牛雜-特寫
阿信牛肉博愛店-醬油膏-辣椒沾醬
阿信牛肉博愛店-醬油膏-辣椒沾醬

“牛雜湯”,難處理的牛雜,因為用料新鮮以及處理得很乾淨,所以不會有異味。湯裡有著牛肚、牛腸、牛肺以及橫膈膜肉等多處部位,牛雜各部位燉煮至軟嫩也保有各自的香氣。搭配的沾醬是味道香醇的醬油膏,沒有沖鼻的豆醬味,是在北部少見的口味,用來沾食牛雜相當對味。另外,加入薑絲和米酒的清甜湯頭也很加分,湯喝不夠,跟老闆打聲招呼,店家也都會熱情的幫忙添加熱湯,沒再怕你喝的!

阿信牛肉博愛店-炒青菜-蒜香牛肉
阿信牛肉博愛店-炒青菜-蒜香牛肉
阿信牛肉博愛店-炒菠菜
阿信牛肉博愛店-炒菠菜
阿信牛肉博愛店-白飯
阿信牛肉博愛店-白飯

不過,不到位的地方,也還是要說明一下。“炒青菜”的鑊氣足,但火候太過,以至於菠菜梗偏軟;而白飯也煮得偏濕黏,兩者都不是老吉喜愛的口感,算是小有遺憾

阿信牛肉博愛店-菜單
阿信牛肉博愛店-菜單

港宏燒臘

原來輔大附近吃了20多年的知名燒臘店-香城燒臘,今年年初因為

板橋新大鼎肉羹-餐點

新大鼎肉羹

每個台灣人心中都有一碗自己喜愛的滷肉飯(肉燥飯),這家位在板

水某小卷米粉-當日餐點

水某小卷米粉

老吉聽聞在北投復興崗地區,有店家打著以“水某”(漂亮闆娘)為

康樂意小吃店-整籃包子

康樂意小吃店

老吉打小就吃習慣它們家的包子,算一算時間也吃了四十多個年頭,

燕山清粥店-外觀

燕山清粥店

關於宵夜喝粥這件事,絕對不會只是天龍國(台北人)的專利。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