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在新竹縣新豐鄉的『老兄牛肉麵』
雖然沒有吃牛肉麵送豆花吃到飽的“老皮牛肉麵”名聲來得響亮,但也是在地的知名店家,
平日晚間約莫七點左右來用餐,生意一樣很好,
雖是不用排隊即可入座,但用餐顧客前仆後繼接踵而至,店內幾乎都是維持滿座狀態。


內用要先隨意拿個號碼牌,點餐時不是寫桌號,而是填寫號碼牌上的號碼;
出餐時,服務人員也是會叫碼牌上的數字來分辨與送餐。

因為近打烊時間,自取的小菜櫃上陳列的小菜種類也所剩不多,選擇性相對少了點
雖然最多人推薦的油豆腐早已完售,但小菜櫃上的小菜仍然是看得眼花撩亂,出現選擇困難症😅。



店內的自取小菜不分菜品葷素一律每碟50元,
有單品(烤麩、小魚豆干、苦瓜等)
或雙拼(紅燒肉拼豆干、香腸拼海帶等)任人自由選取。
當天選了單品和雙拼各一盤,分別是“雪菜豆皮”與“拌豬耳絲拼滷蛋”兩樣,
這兩者也都是櫃檯上最後一盤,算是相當幸運🤭。
另外,還點了“半筋半肉麵疙瘩 蒜味”和“牛小排麵 蒜味”以及“粉蒸肥腸”。
✅主食:

牛肉麵的湯頭都是紅燒湯頭沒有清燉,
店內貼有公告,餐點皆不分大小碗,
也不能加湯或加麵、飯。




“半筋半肉麵疙瘩 蒜味”牛肉和牛筋份量又大又足,
牛肉帶點嚼頭但不至於難以接受;
牛筋是屬於有些Q彈的口感,不是完全酥爛的類型。
麵疙瘩則是偏軟,少了點筋道。



“牛小排麵 蒜味”帶骨牛小排燉得很透,表現比牛肉麵的牛肉更為出色,
帶骨的牛小(肋)排不用太費勁,輕輕咬下便能簡單脫骨,
一碗麵裡牛小排有4-5塊的份量,店家給的相當大氣👍

麵條類似寬陽春麵但麵身又更為厚實,與濃郁的湯頭更為搭配。
湯頭選擇了蒜味,不過其實並沒有特別凸出搶戲,
牛小排和半筋半肉相比,牛小排的表現更為出采。
✅小菜:



“雪菜豆皮”雪裡紅獨特的氣味,
有點嗆鼻卻會上癮,
加上了肉末與生豆皮簡直是完美的組合,
有油脂、有香氣還有三者截然不同的口感,扮演著既開胃又解膩的效果。


“拌耳絲拼滷蛋”豬耳朵切絲與芹菜絲、蔥絲、薑絲佐以豆瓣醬與醋的調味涼拌,
酸、辣、鹹、鮮,也開胃更適合下酒。
滷蛋蛋白滷得入味,蛋黃不會太乾,也還行。



“粉蒸肥腸”蒸肥腸的米粉應該是自製的,
米粒保持顆粒完整,蒸完的米粉香辣軟糯,直接吃就很不錯。
肥腸經過滷製後再拌勻米粉,蒸籠底下以地瓜打底,再鋪上肥腸與米粉。
肥腸入味,可惜切的太小塊,吃不到肥腸該有的特色與口感。
不過看到價格,一籠粉蒸肥腸只賣80元,
對比台北一籠動輒150、200起跳,也就釋懷了。




⚠️總結
店家的餐點無論是主食或小菜,份量絕對物有所值,滿滿的誠意沒話說👍
口味上則是在每樣餐點的調味上都給的太滿,味道太足。
單一品項吃都很OK,可是如果同時間又吃麵、又喝湯、又吃小菜,
一起吃就出現了累加的效果,吃著吃著就變得太鹹了,
希望調味上能再做些調整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