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大蟹殼黃酥餅

記得早先少年時,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這是歌曲「從前慢」的部份歌詞,也算是老吉年幼時對住家附近豆漿店的印象,煮豆漿的師傅把正在加熱的豆漿掀開鍋蓋的剎那,熱氣在頭頂日光燈的閃爍燈光照亮下顯得氤氳繚繞,而豆漿爐台旁邊的長條木製案板上,和著油酥做燒餅的師傅,以及拿著細長如鐵絲形狀的長形道具將麵糰拉長後,拿著長條工具往麵糰中間一壓,壓出凹陷後,立馬下鍋油炸,三兩下長型的麵糰受熱膨脹後顏色也趨於金黃,一根根的油條也就出鍋了。當然還有神秘的後勤部隊阿姨們在店家後頭小廚房裡趕工,運送出井然有序鋪滿整個烤盤的(生)小酥餅,圓形麵糰上沾滿白芝麻的是鹹酥餅;橢圓形麵糰上沾黑白兩色芝麻則是甜酥餅,鹹酥餅內餡為蔥、鹽、豬肥膘;甜酥餅內裡則是白糖和豬油融化後的香甜糖蜜。(老吉以前都以為這是制式的規範,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是我想太多了。)而從小時候開始,老吉也是喜愛吃有滋有味的鹹酥餅勝過燒餅油條許多,這便是老吉年幼時對鹹酥餅的印象。

長大後初次聽到有種食物名叫「蟹殼黃」心裡感到相當的好奇,識得廬山真面目後才發現,這不就是豆漿店的“鹹酥餅”嗎?泥馬的是想呼攏誰呀!只能説想像力豐富的人替食物取個名字也是這麼有學問呀。“蟹殼黃”顧名思義就是餅的形狀大小與蟹殼相似,顏色呈現金黃色澤,這樣的描述我想應該是類似陽澄湖大閘蟹 「青背 、白肚、 黃毛 、金爪」的特徵因而得名吧。(如果餅的大小如同北海道帝王蟹,那麽一個蟹殼黃應該可以餵飽一家人了🤭)而“蟹殼黃”這食物常和“上海”這地名合在一起稱作“上海蟹殼黃”,果然也是相當符合“海派文化”裡的小資情懷。

位在萬大路西藏路口三角窗的「萬大蟹殼黃」早期店面除了賣餅還有賣魷魚焿,而除了蟹殼黃之外也還有胡椒餅 三角厚蔥餅等品項,後來生意日益興隆,除了擴大店面也讓商品簡單化以達到最佳效益。經過附近一定都能看到隨時都有排隊的人潮,不過,店家人手充足手腳迅速,烤爐也夠多,通常不需排太久就能買到剛出爐的蟹殼黃,無論甜鹹一律都是15元的價格也算是相當平易近人,店家的規矩是一盒要滿20個以上才是用紙盒裝盛,否則是用紙袋來分裝,算是購買前要先了解的小技巧。

這裡的鹹味蟹殼黃內餡就是簡單的蔥花與豬肥膘煉出的豬油,早期的蟹殼黃應該是用直立的烤缸,中間燒炭火,麵餅貼在缸內四周用炭火烘烤而成,現在則是因生意好生產量大,則多半是用大型電烤爐烤製而成,好處是溫度掌控容易,缺點則是少了炭火香氣。剛烤好的蟹殼黃餅的外形似蟹殼、芝麻與餅皮的色澤金黃、口感上香酥鬆脆、油而不膩,剛才看到的白色豬油全都化在了酥皮與蔥花間,剛出爐趁熱吃最是鹹香誘人。

至於甜味的蟹殼黃在老吉心目中是不存在的,一律都叫甜酥餅,這家的甜酥餅是包紅豆內餡,純供客倌參考便是。

湘味小吃部-老照片

湘味小吃部

還記得第一次拉開「湘味小吃部」門口紗門,伸腳踏進店內的那一刻

小王煮瓜

從華西街的路邊攤起家搖身一變成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美食名店,老吉

山東韓中小館

市民大道旁的小店,也沒有明顯的招牌,經過很容易錯過的店家,這

良石生活-生菜沙拉吧-全景

良石生活

如果,您是講究用餐地點與店家名氣的客人,能在有貴婦百貨之名的

老阿伯胖魷羹-魚丸魷魚羹

老阿伯胖魷焿

台北的魚漿魷魚焿(以魚漿包裹魷魚,而非直接泡發的切片魷魚汆燙

古流拉麵

最新更新,店家自2022.10.01開始暫停營業,何時恢復營

大膽牛腩麵

位在台北大學台北校區對面,遼寧街上的「大膽牛腩麵」是一間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