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人生這輩子再也吃不到的萬年美食地下街的「瓊芳居」,竟然在歇業十四年後於原址重新復業,聽到這難以置信的好消息後,就鐵了心決定要來重新回味與回憶這幾乎在老吉腦海裏遺忘了二十年的好味道。
民國七十年初的西門町對當時十歲的小吉而言早就是熟門熟路的後花園,小時候家裡開麵店,牆壁上貼的電影海報就是免費電影票的來源(記得是大張海報4張票、小張海報2張票),所以自小家中長輩就會拎著家中小朋友進電影院看免費的電影。看電影不用花錢,長輩就捨得花點額外的小錢買點心讓小孩打牙祭,可能是電影院前滷味攤的小豆干、海帶結與鴨脆腸,亦或是頂呱呱的炸雞脖子和地瓜條,還是跟日本壓縮機一樣難得稀少的三吉烤雞腿,都是曾經帶進電影院享受的美味。

如果時間比較趕來不及買零嘴,那就會在看完電影後到萬年美食地下街吃碗甜不辣,沒錯,是甜不辣不是瓊芳居,因為瓊芳居的涼麵“自古以來”就像台南担仔麵一樣是“呷七逃”的“細修ㄚ”純粹吃巧不吃飽的點心,對於精打細算的家庭可是花錢的項目。而甜不辣就不同了,魚漿製品不夠飽的話還有紮實的豬血糕,豬血糕吃不飽的話還有每張桌上小茶壺裡免費的高湯可以喝到飽。所以瓊芳居涼麵在老吉小時候幼小的心目中一直認為是高攀不起的美食。而當自己上高中後,才有機會達成自打小就期待有朝一日能吃上一口瓊芳居的心願。

重新開業的瓊芳居還是維持著賣川味涼麵,還是維持著麵量很少,純粹讓你吃點點心墊墊肚子的風格(價格和份量不成正比)。放心就算點大盤的涼麵,小鳥胃的女生也不會吃不完,甚至還會吃不夠。
店面也一如既往的小巧,吧台前的座位連同店門口的兩張桌子,內用的人數一次應該不超過10個人,用餐時間要內用可能需要稍稍等候。


「瓊芳涼麵」屬於川味涼麵的類型,清爽開胃微酸微甜的醬汁為主,完全沒有台式涼麵的芝麻醬,能吃辣的人務必務必要加辣,這次選了大辣其實吃起來並不太辣,感覺花椒粉的麻會稍微有感,辣味則是後味,鹼水麵應該要有的筋道和彈牙,這次的體驗感覺弱了點,也可能是吃得多了的緣故,涼麵麵體的口感光復南路的深夜神店“柳家涼麵”則是更勝一籌,不過,整體來說入口前味醋酸香不嗆鼻、花椒麻而不搶戲,麵條在口腔和喉嚨的滑順感,以及吃完才有辣感的尾韻,是跟台式涼麵截然不同的口感。



「紅油抄手」這裡的調味偏向川味的怪味味型,澆汁裡甜酸麻辣鮮香鹹滋味融合得體,味道齊放齊收,卻不相互抵觸。抄手的收口處太厚實進而影響了滑順口感,實屬可惜。(抄手口感純屬個人喜好,僅供參考)

對於二十年後還能吃到這幼年心中的夢幻逸品,完全就是滿滿的回憶,基本上已經很感動了,口味上的些微不合就當是老吉吹毛求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