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的萬華老松公園旁,窄小的永福街上,藏身著一間老吉定義為“新開的老店”的店家,名為「春桃手作厚工甜品」。
“新開”是指2019年開店,至今不到五個年頭的時間;“老店”則是店內的甜品,全都是少年頭家自己打理製作,口味與工法皆“傳承”自頭家的祖母“春桃”阿嬤的好手藝,簡單質樸中蘊藏著傳統的老味道,這應該就是所謂“時間的味道”。
老吉邊吃著“粉粿冰”邊跟少年頭家“開講”,聊天中才知道,店主家裡是萬華在地人數眾多的大家族,春桃阿嬤因為手藝出眾,所以逢年過節時就自然地被要求,幫忙家族眾親戚製作應景的吃食,身為孫子的店主當然必須幫忙打下手(因為要製作的份量多又雜,看別人家都是歡喜過節,自己卻總是忙到昏天暗地,所以打小聽到節日就感到不開心)。
沒想到,店主兒時難忘又痛苦的經驗與記憶,卻轉化成現在造福饕客們的手藝,重現出店主兒時品嚐到的味道。這樣的“傳承”方式又有誰能想得到呢?
自家炒製的糖水絕對是所有甜品的靈魂,糖水的原料就只有簡單的二砂和水兩樣,接下來一切就是交給經驗和時間了。炒糖的過程要依據溫度、濕度、色澤、手感與氣味等條件隨時做出調整,炒製過程需要幾個小時不停手的翻攪,避免糖水過焦,壞了整鍋的味道,絕對是個“厚工”的體力活。(店家說小時候看阿嬤在攪拌的時候,沒有所謂標準作業程序,只能描述個大概的手感,也是等到自己上線燒壞了好幾鍋的糖水此漸漸找出其中的SOP)
炒製完成的糖水不是放涼之後就能立馬使用,老闆堅持還要經過七天的冷藏熟成,讓糖水的香氣、風味與層次更完整後才能拿來加在其他的甜品裡。老吉打趣的問店家,有懂門道的客人專程來買糖水的嗎?老闆半開玩笑半認真的答道:這麼厚工的糖水一罐賣你伍佰,你願意買嗎?
「手工粉粿冰」搭配沾食的小杯子裡,就是這懷舊的厚工炒糖,二砂炒出的香氣,代表著以前那個年代“高檔”的氣息,甜膩溫潤的瓊漿與無調味的手工粉粿實屬絕配。夏季限定的粉粿,當然也是頭家每天製作,原料也很簡單,山梔子(梔子花的果實,也是中藥材的一種,味苦性寒,有著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也是天然的食物增色食材)、蕃薯粉和水,以上。
店家製作的新鮮粉粿黏稠度極高,不輸史萊姆般的黏性,粉粿從擺放的大鐵盤上,要先用手一小塊一小塊地掰開,放在裝盛了冰塊與水的青花瓷碗上頭,當整碗的粉粿冰端到老吉面前,準備大塊朵頤的時候,粉粿就又自動自發地沾黏在一起了,實在有趣🤣。
少年頭家建議可以一冰兩吃的方法,先是以粉粿沾糖水的吃法,純享粉粿的香Q黏彈口感以及與熟成糖水結合後的甜中帶糯、糯中有滑的層次感;等吃了半碗以上再將糖水倒入碗內混合成甜湯的形式,實在享受。就在老吉吃完的同時,聽到新進門的人客想要外帶一碗粉粿冰,結果被無情的告知當日粉粿已經賣完,明明才不到下午四點,粉粿竟然就已經售罄,只能說限量商品真是太殘酷了(好險老吉搶食到最後一碗,才有機會跟大家分享口感)!
吃完懷舊風味的「手作粉粿冰」之後,總覺得有幾分意猶未盡的感覺,讓老吉不自禁的對「春桃嬤手工熬煮梅醬」更是充滿遐想,於是便迫不及待地再加點一碗使用手工梅醬製作的「春桃梅仔冰」,來滿足老吉滿滿的“求知慾”😂。
同樣的青花瓷碗內堆滿顆粒粗的碎冰,順著冰山頂角淋上了遵照“春桃嬤”古法熬煮的手工梅醬,冰山頂上再鋪上隨著梅醬一同熬煮,精華皆已釋放至醬裡的烏梅乾,只是用眼睛看,就已如同經歷了一場精彩的視覺饗宴,印入眼簾裡的冰塊顆粒質感清涼消暑,又自然地在腦海中浮現烏梅的酸勁,使人不自覺地吞嚥口水。
緊接著來品嚐看看這烏梅子醬的風味,是否真如同”李榮浩”在「烏梅子醬」歌詞中所描述“你淺淺的微笑”一樣的香甜🤣。聞著帶有些微中藥風味的烏梅子醬,熬製到如同麥芽糖般的濃稠,和碎冰接觸,就因為溫度降低而凝結成膏狀,而碗裡的冰塊也因為受熱,讓碎冰的外層融化出水之後,剩餘的冰更因為降溫也結成了冰塊,等於是先喝冰水化開梅醬後的梅子汁,再來品嚐梅仔冰。
梅子汁冰涼清爽、甘酸香醇、喝了之後感到生津止渴,還想再接著喝,梅仔冰則更增添了口腔的咬碎冰塊的咬勁,以及運用舌頭來推散已經黏成膏狀的梅醬這兩種吃的樂趣,煞是有趣。
“春桃”雖說是取自店主阿嬤的名字,老吉所聯想到的春桃二字,卻更像是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所述: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美好光景趁機把握,即時行樂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