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らぅめん 青葉」(以下用 旭川 拉麵青葉)
是這次旭川旅遊裡個人最盼望的朝聖行,
彷彿是要與一位30多年素未謀面的老友碰面,
內心滿是悸動。

北海道拉麵系統在日本拉麵界裡自成一格,
以地域為核心,
分別發展出”函館鹽味拉麵”、
”札幌味噌拉麵”
以及”旭川醬油拉麵”三大體系。
而在旭川醬油拉麵裡有兩家創業超過70年的老字號拉麵店傳承至今,
一間是以焦香醬油味為特色,
也在滿島光與佐藤健主演的電視劇《First Love 初戀》裡出現過的「拉麵 蜂屋」,
另一間就是今天的主角「旭川拉麵 青葉」。

「旭川拉麵 青葉」本店位在距離旭川車站步行5-8分鐘的距離,
第一代創辦人於1947年創業從路邊攤發跡,
至今已有77個寒暑,
早已是名聞海內外的拉麵聖地之一了,
目前是二代老闆夫妻負責點餐、招待等週邊事務
並維持店家餐點風味的穩定,
三代目的小老闆則是接手繁重的廚房工作。

早上9點半開始營業的「旭川拉麵 青葉」,
刻意提早15分鐘到場,
發現店門口並無人排隊,
以為是自己運氣好,
這時候從還沒營業的店家裡走出來一位老者,
對我指了指店家旁邊一間沒開燈,
從街道外頭根本看不清楚店內環境的店面,
原來這沒開燈的地方就是拉麵青葉的等候室,
拉開大門,讓眼睛適應了一下相對昏暗的室內,
才發現早已有10來個人在裡面,
圍繞著房間內四周的座位坐著排隊等候了😱,
說時遲 那時快,同時間又進來了3名韓國遊客進來等候。

沒過多久,大門再度被拉開,
剛才那位好心告知的老者,
如神一般自帶聖光緩步邁了進來(原來只是逆光的關係🤣),
原來他就是傳說中的二代目。

進門後,拉了張椅子靠近長方形桌子邊坐了下來,
開始對店內的顧客按照排隊先後,依序進行靈魂拷問,
不對是閒話家常順便點餐才對😆。
(每個人的帳單底下或註明日本哪個地區或是哪個國家來的)

這時候才知道,
店裡候位的顧客分別是來自 京都、香港、名古屋、洛杉磯、東京、台灣以及韓國,
儼然是個小世界村。


等候室內的以中 英 日 韓四種文字標示的菜單,
不難看出「旭川拉麵 青葉」在世界拉麵迷心中的地位
1-6號的編號讓不懂日文的顧客也能輕鬆用號碼點餐




店家的菜單相對單純,基本是就是正油(醬油)、味噌、鹽味三種口味,
另外的清湯麵(かけらぅめん)不加配料,
叉燒加量則是叉燒麵,
配料則是有 溏心蛋、海帶芽、玉米粒、奶油、筍干、蔥花可以加價購,
另外一直以來店家對在學學生還有學生優惠價,
每碗拉麵便宜200円,難怪深得民心。
因為才在飯店剛吃完早餐就趕過來排隊,
小鳥胃如我,也能點碗最基本同時也是最知名的”醬油拉麵”來品嚐。

用“越簡單越不簡單”這句話來形容「旭川拉麵 青葉」這碗”醬油拉麵”,
應該是再恰當不過的。
沒有眼花撩亂的配料,
拉麵上僅僅是鋪著一大片薄切的叉燒,
些許的筍干和蔥花,如此而已,
剩下的就交給麵條和湯頭,
來征服世界各地朝聖者的味蕾。

🍜湯
這裡的湯頭是採用豚骨、雞骨、各式蔬果的動物高湯以及魚乾、昆布的海鮮高湯,
兩種高湯按一定比例巧妙混合而成的雙重湯頭(W湯頭),
(以上內容是參考店家簡介,個人當然沒那麼厲害的絕對領域,
僅憑喝湯就能知道食材是什麼🤣,但以下就是個人的感想了)
顏色清澈的高湯,口感卻很飽滿不單調,
湯頭口味稍微偏鹹,醬油香氣隱隱傳來,是會讓人想一喝再喝的高湯。
拉麵的表層會有油脂浮在湯上頭,
這是早年店家為了防止拉麵輕易變冷,所做的貼心設計,
直到今日麵條上的油脂已經減少許多,但仍是肉眼可見的程度,
不過,喝起來並不會感到油膩。

🍜麵
為了配合湯頭,麵條採用的是低加水率的中捲麵,
適當粗細的捲曲麵條,由於水分比較少,入口能夠盡可能地吸附湯汁,
吃(吸)麵時的香氣也更足,麵條也更加有彈性。

🍜配料
大片的叉燒肉有一定的厚度,
經過慢火燉煮,肉質相當軟嫩不乾柴;

筍干的選取也有想當的水準,
筍子特有的爽快口感中夾雜著甜鹹醬汁,
與醬油湯頭也十分合拍。

有限的店內座位,
只有吧台的8個位子和2張小長桌,
一次頂多只能容納16個人,

而店內狹小的用餐空間
視線很容易被掛滿名人造訪的簽名板給吸引

另外就是忙得不可開交的二代目闆娘
除了幫忙引導顧客入座、倒水等外場服務工作,
還會與顧客介紹拉麵的吃法,
像是麵吃到一半,還能加點蒜泥改變湯頭風味,
有如家中的阿嬤一樣熱情,

來這用餐真的能感受到這一家人對拉麵的熱愛
以及想守護這得來不易的甜美果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