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問我怎麼探索到這間寶藏小店的?我絕不承認自己純粹只是因為路過時瞥見了”眷村滷牛肉”這幾個醒目大字,進而誤闖進「一格 une pâtisserie」的這方天地裡。


「一格 une pâtisserie」的位置緊鄰”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店家外觀素雅如同民宅一般,門前則像亂槍打鳥擺放了四種風格迥異的廣告看板,

最小的黑板上用粉筆書寫著”雲南餅”字樣

接著是低調的店名燈箱(如果不走在同側的人行道上,應該很難看到寫些什麼。)

再大一點則是”冰咖啡”的商攝圖片廣告版
最後整個外觀中最吸睛的莫過於”眷村滷牛肉”幾個大字的帆布條
煩請各位看倌幫忙評評理,四個看板,最先看到的不是滷牛肉?又會是哪個😂?

前一刻還心心念念著滷牛肉,但當推開白色木門的那一刻,宛如穿越結界闖進到別有洞天的瑯嬛福地內,讓我霎時間忘卻起心動念的初衷究竟為何?

首先印入眼簾是挑高明亮的店舖空間,屋內的寬幅極窄,看著外露的補強樑柱,應該是打掉原先建築二樓地板,改為通透挑高的格局,保留原來二樓的窗戶,讓室外光線也能灑入,視覺上更爲寬闊,也能一眼就看見被刻意保存下來的實木屋頂。



再看到很難不被注視的花磚地板,連續幾何形狀拼湊的圖案,既有歐式情懷,也符合雲南少數民族的風格,可說是整體空間中最吸睛的部分。(細心查看還能發現,店家的名片上也使用著與地磚相同的紋飾,背後肯定有高人指點)原來,這裡是將店主老家,前身為前舖後居的雜貨店,改建翻新後變身成”漢餅、咖啡專門店”!


「一格 une pâtisserie」
是店主父女二人的心血結晶,
女兒向老師傅學習雲南特色餅,
父親則是幫忙打理咖啡與茶飲。
名稱結合了中文”一格”
與法文”une pâtisserie”(糕餅店),
從店名開始到店內各處,
幾乎都是採用混搭風格!

地板的歐式花磚色澤與圖案
與仕女圖上的服裝配飾相襯



荷蘭製五零年代的老式糕餅櫃
擺放著風味傳承的古早雲南餅


餅櫃上艾菲爾鐵塔與塞納河的景象
搭配牆上中國少數民族的仕女畫像

而漢餅與咖啡的搭配更是毋庸贅言
每每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陳設裝飾
細細品味又能感覺莫名的契合對味

店裡一共販售七種糕餅,其中三款特色雲南餅,分別是《蜂蜜重油餅》、《雲南開花餅》、《伍仁金腿餅》,以及《菊花酥》、《桃酥》、《綠豆椪》、《蛋黃酥》四種漢餅。每種餅都有對應掛牌的文字介紹,店家在閒暇時,也能主動地提供顧客餅類的特色說明,也因此讓有選擇障礙的我陷入了更深的長考,最後毅然做出了”小孩才做選擇,我當然全都要”的艱難決定!



📍 蜂蜜重油餅(雲南風味)
之所以是重(ㄔㄨㄥˊ)油不是重(ㄓㄨㄥˋ)油,是為了凸顯在餅皮製作的過程中,不加一滴水,僅靠豬油、蛋黃、蜂蜜等具有黏性的原料揉製而成;並不是指製餅的過程中油加得特別多。



入口先是品嚐到餅皮的蜂蜜香氣,內餡的紅豆沙口感乾鬆、香而不甜膩,加上些許的松子仁增加香味和咀嚼感,香甜的滋味不是張狂的充斥在餅中,而是隨著咀嚼慢慢散發出來,最後才品出蜂蜜的甜味。

個人認為,《蜂蜜重油餅》屬於看著油、吃著不油的類型,餅皮和內餡各有不同的香氣,油潤的餅皮搭配乾鬆的豆沙,味道與日式蜂蜜銅鑼燒有幾分相似,只是口感更加乾爽。



📍雲南開花餅(雲南風味)
烘烤前先在餅皮劃上花刀,隨著溫度的提升,外型逐漸綻放成盛開的花瓣狀,故名《雲南開花餅》。




層次分明的酥皮上均勻灑滿著細緻的糖粒,吃起來有著蝴蝶酥的香酥口感,滿滿白芝麻與瓜子仁的內餡,既鬆且香又不甜,甜度的來源很大程度依賴外層的糖粒,整體從外型到口味讓人感覺相當高貴典雅,更讓這朵盛放的花增添了幾許幽幽的甜香。

個人喜愛《雲南開花餅》的酥、脆、香,雖然看似灑滿糖粒,但甜度全然不高,自己很愛這樣的反差,是外觀與實力兼具的一款餅。



📍伍仁金腿餅(雲南風味)
《伍仁金腿餅》上桌時附著一根小湯匙🥄,好奇地問了問店主小姐姐,她回說:伍仁餅極爲蓬鬆、一觸即崩,小湯匙是方便用來清理戰場(吃餅皮碎屑的),心裡還半信半疑,手才觸碰到餅皮,眼前就上演個灰飛煙滅的🪄魔法小劇場,實在神奇!



有時眼睛所見,不見得就是真相的全貌,才剛親眼看到餅皮的自然脫落,沒想到咬上一口,在餅皮最內層與餡料的交界處,牙齒竟有碰撞到一層薄殼的口感,還引發些微的酥脆聲響,著實巧妙。另外,內餡則是《開花餅》的升級版,除了芝麻和瓜子仁,還有松子、杏仁和名貴的金華火腿碎,松子粒油潤清香、杏仁粒雖細,咬碎時香氣相當足,口腔到鼻腔間會充滿杏仁茶的氣味。金華火腿則是鹹鮮香又沒油耗味,為整個《伍仁金腿餅》增添了畫龍點睛之妙!

《伍仁金腿餅》的單價冠居首位,用料精細自然也不在話下,口感、味道皆屬上乘,是我心目中的NO.1



📍菊花酥
並非真的以菊花入餅,
純粹因形似菊花而得名。


餅皮酥軟且層次分明,能嚐到濃郁的麵粉香,口味與口感近似太陽餅的外皮。偏乾香的烏豆沙內餡裡糖和油下手不重,整體口味淡雅,甜度是七種餅中最低的一品。


品嚐時,會讓人感到雙重的驚豔,第一次是菊花酥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第二次則是驚欺於華麗的外表之下,一瓣一瓣的將花瓣掰著吃,屬於單純樸實需要慢慢咀嚼才能發現的美好滋味。



📍桃酥
購買時店主特別交代,《桃酥》因為使用豬油取代酥油,所以是七款糕餅中唯一需要冷藏保存的,聽到這顛覆自己認知的知識點,不禁更加好奇,馬上外帶改內用,點了杯經典美式來搭配,感覺自己像個好奇又任性的稚子般,對於喜好的事物都想立刻得到滿足😌。





上桌的《桃酥》搭配了個可愛貓咪小碟用來盛接碎屑,《桃酥》中心嵌著顆核桃,多了分堅果香氣也呼應”核桃酥”名稱的巧思,《桃酥》有點類似餅乾的酥脆口感,甜中帶鹹的風味更耐吃,甜度算蠻甜的,豬油雖讓整體多了份香氣,卻也容易膩口,適合搭配無糖飲料一同食用,今天點的美式咖啡就蠻搭的😄。整體而言,「一格」的《桃酥》幾乎完美復刻了我童年記憶裡的味道,吃著吃著就……..把盤子裡的貓咪吃成了一隻三花貓🤣。




📍綠豆椪(無肉鬆版)
店裡主打的《綠豆椪》是以微甜的綠豆沙配上中壢老牌肉鬆,打造出鹹甜適中、味道清新的綠豆椪。但是,聽說無肉鬆版的《綠豆椪》才是特別的隱藏版,想吃純憑運氣😄。





綠豆椪的餅皮蓬鬆帶有層次感,吃得到麵粉香,綠豆沙看似紮實,實則是乾鬆綿密;一入口,豆沙餡隨即在嘴裡崩散開來,微甜的餡料一點都不會乾澀,吃完後很神奇地竟有股悠遠綿長的奶香味在嘴裡擴散。


📍蛋黃酥
《蛋黃酥》的蛋黃是選用新鮮生鹹蛋洗出的蛋黃,比市售處理好的鹹蛋黃更加費工,但口感肯定比一般冷凍的蛋黃更加美味。蛋黃有著入口即化的感覺,在嘴裡和舌尖都能抿到沙沙的口感,圓潤細密、香氣也更飽滿。


餅皮和烏豆沙餡油脂豐潤,餅皮層層分明,豆沙香甜不膩,整體口感溼潤油香、口味鹹甜交錯,裝盛《蛋黃酥》的盤子有肉眼清晰可見的油漬附著在盤底,看著油吃著卻不油,只想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各式漢餅單塊購買的價格在40-100元不等,價格不算親民,但老闆其實有個沒公布的小秘密,就是只要買餅(不論內用或外帶,不含飲料)的價格超過了250元,每項餅類都會以各別的折扣價來計價,例如桃酥每片40元,折扣價就是用10片250元的每片25元來計價,約莫是6折的價格,至於折扣價每款餅因為成本問題,折扣額度並不相同,大致在8-9折的範疇)折扣下來,就覺得實惠許多。




由於店裡所有的糕餅都是分批小量生產,各種餅類的保存期限也各有不同,店裡的每個糕餅皆是單一各別包裝,在包裝背面都會印上清楚的保存期限,購買時店家也會再三提醒,很是用心。



另外,店家更佛心的是,購買的糕餅,如果是多樣性的單購,可能每種各來一個,或是《桃酥》和《菊花酥》較大片的包裝,都會免費提供簡約可愛的白提盒,如果是買6入裝的糕餅,更是會用高雅浮雕紙盒來包裝(當然也是無料),送禮自用兩相宜。

店家除了賣「漢餅」外,別忘了還是「咖啡專賣」,飲料都是現點現做、好喝有質感又不貴。自己喝過的幾樣,都還有不錯的印象。




”熱莊園美式”50元,咖啡用厚實馬克杯裝盛不怕手被杯子燙到,應該是使用中烘焙的豆子,喝起來順口,不會有不好的味道殘留,搭配糕餅也很合適。



“古早味冰紅茶”甜度冰塊固定 30元,喝起來泡沫綿密,帶有蜜香紅茶的香氣,大概是微糖的甜度,適合大熱天進門先來上一杯消消暑氣。




“手沖清邁咖啡”淺焙 120元,這是店內最高單價的飲品,採用泰國清邁北部山區的咖啡豆,有著明顯的水果香氣,刻意選擇淺焙的豆子,讓果香更為突出,酸味明顯但回甘程度也高,咖啡熱、溫、涼的時候各有不同的香氣與口感,尤其放涼時品嚐,會感受到很濃的柑橘風味,我個人還蠻喜歡的。


真心推薦來訪時,能有時間放慢腳步坐在店裡好好享受。
「一格 une pâtisserie」在滿街盡是販售米線、米干的忠貞新村中,有如當年”獨樹一格”的滇緬孤軍般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